免费VPN/机场盘点

先说结论:在中国大陆长期稳定的“免费 VPN”几乎没有。能用的大多是“时好时坏”,而且隐私与速度都打折。下面是目前偶尔还能用、值得先试的免费/免费版工具(附风险与证据)。如果人在中国大陆,尝试这些工具可能耗费你很多很多时间,要有心理准备;实在没这个耐心的,还是考虑更可靠的付费VPN商用机场吧。

推荐可能适合中国的免费VPN

可以先试(不保证稳定)

  • Windscribe Free(每月有免费流量)— 在受限网络可切换 Stealth/WStunnel 等混淆协议;官方明确说明在中国“因封锁策略不同,效果因人而异”。
  • hide.me Free — 有针对中国连接的官方指引,但新封锁一来就可能失效;官网与评价页也只是“有人反馈能用”。
  • Proton VPN Free(不限流量)— 官方明确不保证在中国大陆可用(偶尔能连上)。
  • TunnelBear Free — 偶尔可用,但其曾因安全考量下线香港节点,整体可用性受影响。
  • Psiphon / Lantern(蓝灯)(更像“翻墙工具”而非严格意义 VPN)— 目标是绕过审查而非隐私匿名;近年测评指出速度慢、记录较多,不适合当隐私工具;Lantern 官方也强调它不是匿名工具。

不推荐(在中国普遍连不上)

  • Cloudflare WARP — 多个社区反馈在中国大陆常年无法连接或被劫持。

如果你能接受“短期免费”思路

付费 VPN 的 30 天退款做临时方案(一般更稳):例如 ExpressVPNNordVPNAstrill 等在中国口碑更好(免费版试用条款请仔细阅读官网)。权威测评长期把它们列为在中国更可靠的选择(注意先在入境前安装)。

使用小贴士(尽量提升成功率)

  1. 入境前下载并更新客户端;备两个以上工具做备份。
  2. 在客户端里多试协议/端口(如 OpenVPN TCP、Stealth、WStunnel 等),并尝试“自动选择”与手动服务器切换。
  3. 失败时换网络环境(蜂窝/不同 Wi-Fi)再试。
  4. 合规提醒: 一些地区对 VPN 使用有法律与合规限制;仅将上述工具用于合法用途(如数据加密/隐私保护/远程工作),请自行了解并遵守当地法规与单位政策。

iOS上试用免费VPN

这是 iOS 上更靠谱的“免费优先、能用就好”的方案(注意:在中国大陆免费 VPN 一直很不稳定——下面的是“尽量可用”的顺序与设置要点)。

iOS 上可先试的免费选项(按优先级)

  1. Windscribe Free
    在 iOS 可切换多种协议(WireGuard / IKEv2 / OpenVPN;必要时用 Stealth/WStunnel 之类的混淆,若可用再启用),其官方也承认在受限地区“是否可连因人因网而异”。设置里可以手动改协议、尝试“规避封锁/绕过审查”项。
  2. Proton VPN Free(不限流量)
    隐私口碑好,但官方明确不保证在中国可用——有人能连,有人不行;更像备胎。
  3. hide.me Free
    有面向中国连接的官方指引(多试不同协议/端口、更新到最新版等),实际可用性同样随时可能变化。
  4. Psiphon(免费)
    iOS 侧主要是 Psiphon Browser(浏览器内走通道,非系统全局 VPN),只想临时刷网页可用,别指望 App 内之外的应用。

不太推荐当主力TunnelBear 免费版流量小、在中国可用性很不稳定(有用户测评直言在不同酒店时好时坏)。可当临时备份。
通常不稳:Cloudflare WARP 在中国经常被封或不可用,社区长期有相关反馈与对 1.1.1.1 的封锁报告。

先做这一步:准备与下载(非常关键)

  • 很多 VPN 应用不在中国区 App Store 上架(历史上苹果曾按当地法规下架过一批 VPN)。建议入境前或通过更改 Apple ID 的国家/地区到可下载的商店(如美国区)后再安装。
  • 更改 App Store 国家/地区的官方步骤:设置 → 你的名字 → 媒体与购买项目 → 查看帐户 → 国家/地区 → 更改(可能需要该地区的付款方式/地址)。

iPhone 连接与优化设置(通用做法)

  1. 协议与端口
    • 先试 WireGuardIKEv2;连不上再试 OpenVPN TCP;最后再试 Stealth/WStunnel(若应用提供,通常更容易穿透但会更慢)。
  2. 按网络记忆:Windscribe 支持按网络记忆“首选协议”,某些 Wi-Fi 不通就换协议并保存。
  3. 系统授权:首次连接时允许“添加 VPN 配置”;在失败时重装配置(设置 → 通用 → VPN 与设备管理)。
  4. 自动连接:在 App 内开启 Connect on Demand/Auto-connect 一类选项,掉线自动重连(不同 App 名称略有差异)。
  5. 换环境再试:换到蜂窝数据/别的 Wi-Fi;有时运营商或路由器策略不同会影响结果。
  6. 更新客户端:遇到新一轮封锁时,官方常通过更新适配。

常见故障的快速排查

  • 一个点不通就换协议/端口/节点(优先选 TCP/443、再试混淆协议)。
  • 换应用做 A/B 测试:Windscribe ↔ Proton ↔ hide.me ↔(临时)Psiphon 浏览器。
  • 重装描述文件:删除旧的 VPN 配置后由 App 重新创建。
  • 更换网络:从酒店 Wi-Fi 切到 4G/5G,或换路由器。

合规与风险提醒

  • 在中国大陆使用此类工具存在不确定的合规/政策风险;务必仅将其用于合法用途(如数据加密、隐私保护、远程办公等),并自行了解与遵守当地法律及单位/学校政策。
  • 某些应用可能会被 App Store 地区策略限制或临时下架(上面已给出切换区域的官方方法)。

Android上用免费VPN

Android 上可先试(按优先级)

  1. Windscribe Free(每月免费流量)
    • 在 App 里把连接模式改为手动,依次尝试协议:WireGuard → OpenVPN-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;官方在“受限国家”指南中明确教你在 Android 上切到 Stealth/WStunnel 并优先用 443 端口
    • Google Play 页面也写了 Android 端支持 WireGuard/OpenVPN/IKEv2/Stealth/WStunnel
  2. Proton VPN Free(不限流量)
    • 官方声明:在中国大陆不保证可用(有时能连)。但它提供Stealth 协议,且免费版可用;连不上就到设置里把协议改成 Stealth
  3. hide.me Free
    • 官方“在中国连接”指引建议升级客户端、反复切换协议/端口;Android 端支持 WireGuard/IKEv2/OpenVPN
  4. Psiphon(赛风,免费)
    • 更偏“反审查工具”而非隐私型 VPN;Android 可开“全设备模式”(Whole-device),适合临时能上就行。

不推荐当主力:Cloudflare WARP/1.1.1.1 在中国经常连不上或被劫持/阻断,且其本质也不是完整 VPN

最有效的连接步骤(通用)

  1. 协议顺序
    • Windscribe:WireGuard → OpenVPN-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;每换协议先试 443 端口
    • Proton:到设置里切换 Stealth(若默认不通再试 Smart/OpenVPN-TCP)。
  2. 开启系统“永远开启 VPN”与无 VPN 时阻止连接(等同于系统级 Kill-switch)
    Android 官方文档说明可在设置里对所选 VPN 启用 Always-on VPN阻止非 VPN 流量,避免断线泄漏。
  3. 换网络再试:酒店 Wi-Fi ↔︎ 手机流量,经常能决定成败。
  4. 更新客户端:新一轮封锁后,厂商常靠更新恢复连接。

在中国如何获取/安装 App(很关键)

  • Google Play 在中国大陆被封,很多人会入境前先安装;或改用官网 APK / F-Droid 下载。
    • Proton VPN 提供 官网/Play/F-Droid/GitHub APK 多渠道。
    • Windscribe 下载页也列出 Android/F-Droid 入口。
    • 关于 Play 在中国被封的说明,可参考独立评测。

额外提醒(隐私与合规)

  • 市面上一些“免费 VPN”被曝与受制裁/受质疑的主体有关,隐私风险高(如 Turbo VPN、VPN Proxy Master 的归属问题曾被媒体点名)。
  • 请仅将上述工具用于合法用途(数据加密、远程办公等),并遵守当地法律及单位政策

Windows上使用免费VPN

Windows 上可先试的免费/免费版

  1. Windscribe Free(有免费流量)
    • 先在桌面客户端里按顺序切协议:WireGuard → OpenVPN 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(每换协议可优先选 443 端口)。这两种混淆协议就是专为受限网络准备的。
    • 如果能连,建议把 Firewall/“Always-on”防漏模式 打开,避免掉线泄露真实 IP。
  2. Proton VPN Free(不限流量)
    • 官方明确不保证在中国可用;但可在 Windows 客户端里多试 OpenVPN-TCP/Smart/Stealth(部分版本已支持 Stealth)。
  3. hide.me Free
    • 官方有“在中国连接”的指引:优先升级到最新版客户端,多试不同协议/端口(如 OpenVPN-TCP),经常能救活。
  4. Psiphon(桌面版,免费)
    • 更偏“绕过审查工具”(VPN/SSH/HTTP 代理混合),不是注重匿名隐私的那种 VPN;适合作为“临时能上就行”的备胎。

最有效的连接步骤(以 Windscribe/Proton 为例)

  1. 准备 & 安装:入境前或在可访问其官网的网络下安装/更新客户端。
  2. 协议顺序
    • Windscribe:WireGuard → OpenVPN-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;每换协议记得尝试 443 端口。
    • Proton:在设置里切换 OpenVPN-TCP、Stealth 或 Smart Protocol;官方承认在大陆“不保证可用”。
  3. 开启断线保护
    • Windscribe 打开 Firewall/Always-on(等同于“系统级 kill switch”,掉线也不泄露)。
  4. A/B 测试:一个应用/协议不通就换下一个;换网络(酒店 Wi-Fi ↔︎ 蜂窝)也常能起效。
  5. 更新客户端:新一轮封锁后,厂商常通过更新适配。

“短期免费”的更稳替代

如果要更稳一些、又能零成本试用,可以用大牌的30 天退款(比如 ExpressVPNNordVPNAstrill 等在中国口碑更好)。权威媒体近期仍将它们列为在中国更可靠的选择

MacOS上用免费VPN

macOS 上可先试(按优先级)

  1. Windscribe Free(有免费流量)
    • macOS 有原生客户端;遇到封锁时依次尝试协议:WireGuard → OpenVPN 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。官方在“受限国家”指南里明确建议首选 Stealth/WireGuard/WStunnel
    • 打开 Firewall(Kill-switch):Windscribe 的“Firewall”在 Mac 客户端可用,可阻断一切非 VPN 流量,避免断线泄露。
  2. Proton VPN Free(不限流量)
    • 官方明确不保证在中国大陆可用(偶尔能连);在 Mac 上可在“偏好设置 → 连接 → 协议”切到 Stealth 再试。
  3. hide.me Free
    • 有“在中国连接”的官方指引:先升级到最新版,然后多试不同协议/端口(如 OpenVPN-TCP/443)。
  4. Psiphon(免费,更多是“绕过审查工具”)
    • macOS 版本(含 App Store 列表/官网),但并非为隐私/反监控而设计,适合“临时能上就行”的场景。

不推荐当主力:Cloudflare WARP/1.1.1.1 在中国经常不可用/被阻断,而且本质也不是能突破 GFW 的完整 VPN。

在 Mac 上的最快连接法(实操清单)

  • Windscribe:按序试 WireGuard → OpenVPN-TCP/443 → Stealth → WStunnel;每换协议优先端口 443。然后在“偏好设置 → Connection”里开启 Firewall(Kill-switch)
  • Proton:在菜单栏图标 → Preferences → Connection → Protocol 切到 Stealth 再连;若失败再换回 OpenVPN-TCP 试试。
  • 通用排障:换节点/协议/端口 → 换网络环境(酒店 Wi-Fi ↔︎ 蜂窝/其他宽带)→ 更新客户端到最新版本。

获取与安装的小提示

  • 入境前就把上面客户端与备用方案装好;在中国境内部分官网/下载源可能直接被封。Windscribe/Proton/Psiphon 都支持从其官网下载安装 Mac 版(除 App Store 以外)。

更稳的“短期免费”替代

如果想更稳定一些但仍零成本尝试,可用大牌的30 天退款做临时方案(例如 ExpressVPNNordVPNAstrill 等被多家测评列为更适合在中国使用)。

为什么免费VPN风险大?

1. 隐私风险

  • 盈利模式问题:免费 VPN 没有订阅费用支撑,往往通过收集用户数据(浏览记录、个人信息)并出售给广告商来获利。
  • 日志存储:很多免费 VPN 虽然声称“不记录日志”,但实际上会保存甚至出售日志,泄露浏览习惯或身份。
  • 权限过度:一些免费 VPN 应用会要求通讯录、位置、短信等不相关权限,潜在侵犯隐私。

2. 安全风险

  • 弱加密或无加密:部分免费 VPN 并没有真正的加密,只是简单代理,容易被窃听。
  • 恶意软件:研究显示,一些免费 VPN APP 内置广告软件甚至木马,可能劫持浏览器、注入广告、盗取账号。
  • DNS 泄露 / IP 泄露:免费 VPN 往往没有防护措施,真实 IP 和访问记录可能直接暴露。

3. 可靠性与体验差

  • 速度慢、带宽受限:服务器资源有限,用户多,速度常常不稳定。
  • 连接不稳定:容易掉线,中途断开后用户流量直接走明网,更危险。
  • 服务器少且易被封锁:尤其在中国大陆等高审查地区,免费 VPN 很快会失效。

4. 法律与合规风险

  • 未知背景:许多免费 VPN 背后运营者不透明,可能位于监管宽松或灰色地带,用户难以追责。
  • 安全责任:一旦使用免费 VPN 从事敏感操作(如金融账户登录),被劫持的风险更高。

总结
免费 VPN 最大的问题是 你成了产品——不是你在使用服务,而是你的数据和隐私在被利用。
如果真的要用,建议只在短期、低风险场景(如临时访问国外新闻、查资料)下使用。
长期、稳定、安全的需求(尤其是在中国大陆)还是建议选择 口碑较好、付费VPN机场服务

风险黑榜:常见高风险免费 VPN(绝对不要碰)

1. Hola VPN

  • 问题:不是真正的 VPN,而是 P2P 代理网络,你的带宽会被陌生人使用。甚至可能被用来做非法活动,责任算在你头上。
  • 风险:安全界公认的“危险级”免费 VPN。

2. Turbo VPN

  • 问题:大量收集用户数据(设备信息、使用习惯),并且和第三方广告公司共享。
  • 风险:虽在应用商店下载量很高,但几乎没有透明的安全审计。

3. Betternet

  • 问题:研究发现其 SDK 含有广告和跟踪器插件,号称“免费无限”,实际上用隐私换取。
  • 风险:安全社区多次警告,容易被劫持流量。

4. VPN Master

  • 问题:无公开公司信息,来源不透明。收集日志,注入广告。
  • 风险:不建议在任何敏感场景使用。

5. Thunder VPN

  • 问题:带宽极限低,且记录详细连接日志。
  • 风险:速度慢+泄露隐私,安全性差。

6. TouchVPN

  • 问题:收集大量数据,明确写在隐私政策里会和第三方分享。
  • 风险:对隐私敏感的用户几乎不可接受。

7. SuperVPN

  • 问题:多次被研究人员发现含有安全漏洞,可能被黑客利用。
  • 风险:下载量大,但漏洞严重,是隐私安全“黑洞”。

结论

  • 这类免费 VPN 不是帮你“防监控”,而是 自己先监控你
  • 特别是在 中国大陆,它们要么根本连不上,要么就是数据泄露风险极高。
  • 最危险的两个名字:Hola VPN 和 SuperVPN ——业内几乎一致认为不能碰。

尽量不要用免费机场

免费机场(免费翻墙服务)一般不推荐使用,主要原因在于 安全性、稳定性、隐私性 都存在严重问题:

1. 安全风险

  • 流量监控:运营方完全可以记录并分析你的上网行为,甚至注入恶意代码、广告或木马。
  • 钓鱼陷阱:一些免费机场本质上是“蜜罐”,用来收集用户账号密码、社交媒体信息,甚至银行卡信息。
  • 数据泄露:缺乏合规保障,数据可能被随意出售或泄露。

2. 稳定性差

  • 线路拥挤:免费用户太多,但带宽成本高昂 → 经常限速、卡顿,无法正常使用。
  • 节点不稳:容易被封锁,常常连不上。
  • 服务随时关闭:免费机场往往是“短期项目”,不保证长期维护。

3. 隐私无法保障

  • 日志问题:多数免费机场会保留日志,甚至主动交给第三方。
  • 协议不透明:很多号称“加密”的服务可能只是明文代理,实际毫无保护。

4. 隐形成本

  • 广告注入:通过劫持流量展示广告,影响体验。
  • 流量劫持:可能把你访问的网站劫持到虚假站点。
  • 后门风险:部分免费软件客户端内置后门,危害更大。

5. 可持续性问题

  • 机场本身要承担服务器、带宽、维护、人力等成本,如果完全免费,必然需要从其他地方“变现”,通常就是靠卖数据或广告。

结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
8人评论了“免费VPN/机场盘点”
  1. 事实上目前免费的方案中最安全的还得是v2ray+cloudflare

    回复
  2. 您推荐的这几款免费vpn没翻墙成功都用不了

    回复
  3. windscribeβ版本的wireguard协议可以用,速度不错

    回复
  4. 免费vpn基本当成应急用的就好
    不过蓝灯现在升级成每月2G的了,比以前良心一点

    回复
  5. 其实去搜免费SS账号用SS/SSR上还要方便一些吧

    回复
    1. 免费SS/SSR账号有一样的问题,用得人一多就死,安全风险是相同的。

      回复
  6. 付款的VPN回国还能用吗?在国内外翻国外软件 比如:谷歌 能用吗?

    回复
    1. 抱歉,不明白你什么意思,在国内外翻国外软件?

      回复
滚动至顶部